OT/IT 融合的智慧化無痛升級 北爾電子完勝

2023-03-14

(北爾電子產品管理與支援部協理李立偉。)

 

邁入後疫時代,數位化轉型漸成顯學,工廠自動化設備維護活動依賴於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工業物聯網領域的 IT 創新趨勢也更加顯著。公司改造時往往會出現如何儘量不要更動設備及避免工廠重新建置的兩難,對企業可是一大挑戰;如何讓機器不被淘汰,使工廠得以最低成本數位化,著實是困擾企業主的燒腦問題。然而對瑞典商北爾電子來說則成為千載難逢的契機,並在年前一場數位轉型論壇宣佈:「人機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95%以上的問題」,同時完成OT/IT 融合的最後一哩路挑戰。

(2022上下半年景氣反轉,因此不少業者有強烈意願加入善用數位工具打造韌性供應鏈的行列,藉此來因應未來的挑戰。)

 

北爾電子產品管理與支援部協理李立偉表示,在解決產業界數位化過程所面臨OT/IT 融合的挑戰,北爾電子以兩大面向完勝:一、OTIT部門的團隊合作,讓使用不同軟體介面的兩個部門能夠語言相通,使用同一個軟體介面,由北爾電子設計用軟體把資料轉換成IT的通訊協議;二、客戶要進入ESGOT/IT整合,會遇到更換設備、生產停工、重新測試穩定性等問題,而北爾電子人機本身具備很多家設備商的通訊協定,其特性是沒有介入控制行爲,安裝過程中不需要停工。

北爾電子以超過四十年的工業人機開發技術為基礎,人機資料庫齊全,結合歐、美、日系及台系豐富的驅動程式,加上人機可以在設備運轉中安裝,只要在工廠内加裝Gateway及人機,就可以使其數位化。李立偉說,北爾電子人機在數位化浪潮上迎來新一波契機,主因之一也是面對競爭對手方面有更多優勢,包括對日系驅動程式的支援更全面,融合OT/IT的軟體更有彈性,IT人員可直接在人機上開發應用程式,目前就有MES公司以北爾電子的軟體去開發自己的標準品來做應用,在整體投資上,只需替換人機介面的做法即可滿足需求,同時達到高可靠度及經濟化的目的。

北爾電子兩年前從單純的設備供應走向解決方案,在人機可視化領域,是設備供應商,因應數位化轉型,則推出解決方案及套裝系列產品,擴大支援面。因此這三年大疫期間,北爾電子台灣業績出現逆勢成長,2022年更迎來營收成長雙高。搭上世界趨勢浪潮算幫了大忙,例如全球響應的淨零碳排是工業數位轉型的強力動能,2022年初,北爾電子就參與了公共建設的ESG專案。李立偉表示,欲提升ESG永續管理效能,必先瞭解設備的耗電及健康狀態,對機臺的數位化要求更高。他觀察,台灣一些出口為主的代工廠,基於國外客戶對零碳排的要求,做ESG較為積極,此外以觀望居多。

商業運作上,北爾電子專精OT大數據收集及IT橋接部分,不涉及資料處理及數據運算,這樣的定位可以專注市場導向,也不會跟IT公司形成競爭關係,而更容易尋找合作夥伴,因此跟不同擅場的SI公司合作打開許多行業別應用,包括接下半導體大廠廠務端設備的數位化業務。對於中小企業欲尋求產業轉型、振興企業,李立偉認爲很多企業主不知道數位轉型的目標為何,客戶的理想很豐盈,但現實很骨感,包括預算不足、架構上無法做到。「北爾電子會幫助客戶釐清需求, 建議先跨出一小步,「例如只做戰情室,或是提高設備的電子監管,減少人工,循序漸進地做好製程與流程的優化,再邁出下一步。」